武灵丛台——邯郸古城的象征,赵都历史的见证,位于邯郸市中心中华大街中段西侧的丛台公园内。相传始建于赵武灵王时期(公元前325-前299年),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台。武灵丛台是赵武灵王检阅军队与观赏歌舞之地,名称源于当时有许多亭台建筑连接垒列而成,“连接非一,故名“武灵丛台”。
ID:019-7189 河北邯郸武灵丛台 图片来源:CCN传媒图片网
武灵丛台坐北向南,气势雄伟,建筑愈臻精美,犹如一个昂首挺胸,拔地而起的“英雄武士”。武灵丛台是为观看歌舞和军事操演之用,古人曾有“台上弦歌醉美人,台下扬鞭耀武士”的诗句。丛台上原有天桥、雪洞、花苑、妆阁诸景,结构严谨,装饰美妙,曾名扬列国。现存古台重修于清代同治年间,是一个方圆1100多平方米,高28米的三层青砖高台,虽非原貌,但仍不失古典亭榭的独特风格。
ID:019-7214 河北邯郸武灵丛台 图片来源:CCN传媒图片网
ID:019-7211 河北邯郸武灵丛台 图片来源:CCN传媒图片网
丛台的最上一层,门额上题有"武灵丛台",距地表13.5米。第一层南北各开一门,南门高阶上一碑赫然耸立;北门高阶上的大石碑,是清朝乾隆皇帝游江南路经邯郸登丛台时亲笔书写的诗碑。第二层台面距地表7米。台北有5间大屋,名"武灵馆"。室前的小亭为"回澜亭",建于1931年,台面周围台墙镶嵌有许多碑碣。
武灵丛台是赵武灵王“胡服骑射”的发生地。战国时期,赵国本是一介小国,武灵王即位后,决心使国家强盛起来。当时北方少数民族被称为“胡人”,他们身着窄衣,以能征善战著称,武灵王遂让赵国上下都改穿胡服,勤练兵马,终于使赵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。
ID:019-7217 河北邯郸武灵丛台碑 图片来源:CCN传媒图片网
ID:109709-00013 邯郸武灵丛台 图片来源:CCN传媒图片网 王利平
丛台的北侧有一处古朴园林建筑——七贤祠,祠内有战国时赵国三忠(韩厥、程婴、公孙杵臼)、四贤(廉颇、蔺相如、赵奢、李牧)共七尊栩栩如生的彩塑,三忠、四贤便合成为七贤。 (CCN传媒图片网 何赛娇)
(文章来源:CCN传媒图片网)